北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青蓝工程教师开展第二期研读学科期刊系列沙龙活动
2019年11月25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在图书馆一层举办了第二期“青蓝工程”教师研读学科期刊系列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本培训负责人、校长助理李久省主持。张万祥副校长、冯彦国主任、李浴振主任全程参加活动。
承接第一期活动的分享和热烈讨论,本次沙龙仍由数理化学科老师:马可老师、邱雪老师、沈萍老师依次做分享发言。不再是需要听师父课后才敢进课堂的老师们,该如何提升自己呢?马可老师幽默风趣地从区公开课的准备过程出发分享了自己搜索期刊,检索关键词的文章选择和阅读历程,“如何把握重点?如何攻克难点?如何留下亮点”成为准备公开课目标。不仅是期刊阅读,马可老师还从课外趣味读物中获得灵感,扩宽自己的视野,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邱雪老师娓娓道来自己阅读期刊的心路历程,以课堂中学生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为契机,用研读“武装”自己,借助教研室的期刊阅读与研讨活动扩宽自己,借助课题研究提升自己,将自己的感悟转为论文,为青蓝教师们树立典范。沈萍老师以“深度学习”的两个教学案例为分享背景:通过老师们大量的文献搜索与阅读,进行生活素材的选择和学习任务的设置,学生讨论研究,从老师的研究延伸到学生的研究,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综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研究应用能力。
交流分享后进入第二阶段——学术沙龙研讨,青蓝工程老师们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围绕“实验评价量表的设计”、“文理类期刊的阅读特点与文献选择”、“理论性较高的期刊内容如何转化为课内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等展开研讨,李久省老师也以数学的组内期刊研讨为例,讲述自己从中获取的灵感和收获。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期刊阅读心得和研究学习感受,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在讨论中获取灵感和动力,将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最后,张万祥副校长高度评价了本次沙龙活动,并从教师终身学习和问题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强调了老师们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学生薄弱的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更需要老师们对于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年轻的“青蓝工程”骨干教师们有能力也有必要实现自身更专业、更全面的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撰稿:杨柳
摄影:翟林峰
审核:李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