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脆弱时,亦是温暖天——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年级防控疫情纪实
这个假期显得有些宅,有些“无聊”,殊不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肆虐之下,暴露生命脆弱之时,亦在为生命加冕!在这段时间里,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与家长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家校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支持的力量犹如一缕缕暖阳,给这个寒冬增添了些许春日的和煦与温暖。
一、互助互信,家校携手
时间就是生命,学生就是一切。疫情爆发之始,面对学生防范意识不强的现状,学校发布了积极应对方案,老师们也利用微信平台对学生进行新型冠状肺炎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务必保重”“安全平安最重要”是真切的祝福,更是切实的行动:学生群,家长群不仅是互相提醒的重要平台,更是家校合作、共克时疫的重要渠道:除夕夜,老师在对学生表达“新年快乐”祝福之余,更有“平安顺遂”的叮嘱。
假期中,若有学生体温稍高一些,老师便私信询问具体原因,知道是锻炼后测量温度才放下心来,临了还不忘嘱咐一句“多喝水”; “外边不让出去,在家里老老实实学习” “记得戴口罩”,这是学生互相督促的话语,同时他们也像“小大人”一样嘱咐老师们“要保护好自己”;家长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真实高效反映学生出行信息,每日按时督促学生测量体温,这一过程更不忘相互提醒“注意安全”。
二、专心专意,在线学习
放假期间,学生心系学习,老师心系学生。得知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学校推荐了北京数字学校、慕课等多个在线学习平台,足以让学生在假期查缺补漏,完善提高;对于一些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学生,有的老师制定学习规划表,帮助学生们安排学习时间;针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老师们总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解答,如果学生们做出了似是而非的回答,他们一定会再多嘱咐两句,直到能确定学生做到了真正理解;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老师的建议往往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闷得慌,就学习、画画、运动”,当老师提醒将宝贵时间放在提高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增强身体素质上,会获得学生一个个轻松有趣的“ok”表情,这就是师生间的默契与爱护。
三、随时随地,思考社会
社会是一本无字大书,需要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提高生活能力,将社会事件的认知和思考转变成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内化知识,涵养高尚人格,这也是老师们关注的事情。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在家多为父母分担家务”“学习做饭吧,这样就不会饿肚子”……督促学生们提高自理能力成为老师常做的事。随着疫情发展,各种消息鱼龙混杂,一篇《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独立思考》提醒学生们要有思维能力,做有理性有行动力的人……
此外,作为第二学校的家庭也是老师们的关注对象。基于此,老师也为家长们提供了多篇教育类文章,指导家长关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帮助家长完善防疫知识,守护孩子更是守护一个美满家庭,此种举动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
假期期间,高二年级的“护花使者”还记得她的职责,问老师这些绿植怎么办,这一行为或许可以解释面对疫情时我们为什么不恐慌、不畏惧,为什么可以有信任、有勇气:因为疫病虽当道,却有真心,有理解,有责任,有担当。疫情掩盖不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温度。我们也必能冲破黑暗,迎来曙光。就像我们年级学生画的漫画与海报一样,都传递着万众一心、攻克难关的决心和勇气!我们加油!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作者:李婷婷;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审核:吴刚;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