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生活更“智慧”——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智慧教育”亮点掠影
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教育。随着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海淀区各中小学更加快步伐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是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的核心任务板块,全区不少学校结合校情实践智慧校园创新模式,探索以技术为基本支撑的教育改革之路,搭建教育教学管理平台,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等,全面推动海淀智慧教育建设步入 2.0 阶段。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改革也衍生出多种模式,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北京市二十中学借助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与研究,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进入“人脸识别”智能时代,科技与人文充分交融、相得益彰,智慧校园建设效果显著、形成特色。
11月27日,海淀区教委智慧教育办公室刘大鹏主任、海淀教科院吴颖惠院长及教科院技术中心、数据中心的信息化研究人员参观了第二十中学的中心机房、监控室,体验该校智慧校园系统为师生提供的信息化2.0校园生活样态。
智慧校园,不仅要智慧,更要做到能够利用技术“惠”及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为了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提高菜品的质量,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建设了智慧云厨系统。该系统连接了食堂、服务中心,可进行在线点餐、交费、充值,实现食堂刷卡消、书费、学费的代收、校服的征订、打印等线上功能,非常便捷。就餐时,学生和教师也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点餐消费。学生进出校园刷卡的考勤系统,既保护了校园安全,也建立起和家庭沟通交流的平台。
信息化建设更深层的意图,旨在于常态化的应用中采集、沉淀与使用教学数据。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不仅有多元化的智能体验、设计新颖的创客教室,还有信息化个性测评系统,它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全面感知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断给出互动反馈,并结合每位学生的成长图谱智能推荐学习方案和学习路径,提升学习成效和学习体验。
漫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随处可见各类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个性化的电子班牌除了有不同班级的标语之外,还具备考勤签到、班级通知、班级图说墙、读书格言、班级展示、班级相册、当前课程、课表查询等功能。基于网络的打印机、电话、3D打印机、点对点的广播铃声、显微镜上的电子屏……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智慧校园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技术彰显校园魅力、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质。
可以想见,以北京市二十中学等一批智慧校园为代表的海淀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会止步,海淀区还将不断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人文、更实用、更高效、更具特色的技术应用,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供更丰富更具内涵的建设版本与实践路径,实现教育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撰稿:李长乐 李 淼
照片:刘子敬 翟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