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记高一年级首都博物馆研学
冬至将至,寒冬的锐意催着人们不断进取,流转的四季总叫人在回顾中期盼。2019年12月20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在高中部副校长张万祥校长,高中部教学副主任周阳玢主任,高中部学生发展中心王丽俐主任及各班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亲身来到首都博物馆进行研究学习。
在年级先前印发的学案的引导下,每位同学都认真且系统地进行了学习。在分组学习的模式下,博物馆内有关北京文化,京城历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相关内容的展区都可见同学们细致观察文物、详细阅读介绍资料的身影,这一行令人受益匪浅。
在首博的常驻、核心展厅《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同学们都以人文思想为视角,较为详细地学习了“文明曙光”、“燕蓟神韵”、“千年蓟城”、“幽燕风云”、“都城序幕”、“帝王之都”、“国际都会”、“日下积胜”、“落日余晖”和“中华民国”这十个部分,具体而生动地了解了北京的文化特色。展览中,从旧石器时期的周口店北京人遗迹到商周时代的燕蓟古城,展柜的醒目位置就陈列着两件出土于琉璃河1193号大墓的稀世珍宝——克盉和克罍,那铸造在器盖内壁上的铭文无声地告诉世人,这就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城。转动历史的时光轴,1149年,年仅二十七岁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的完颜亮弑君篡位称帝,改元天德,并在1153年迁都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从幽陵到北平这些名称都见证了北京这个古都千年来在不同时期的兴荣衰败和不息的发展,给予同学们一种穿越千年的深沉。
古今以来,北京繁盛的商业文化、市民文化、京剧文化与胡同文化等精粹瑰宝也无一不吸引着同学们。展厅里仿古而建的戏台,玻璃屏后的旧装、文件、图谱与电子仪器的详细解读,生动地在同学们心底绘出了老北京盛衰交替的过往,体味着文化艺术千把年来沉淀的韵味。
此外,有关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板块更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在南京大屠杀历史影像、枪药遗存、日寇受降书、三大战役介绍等诸多或实物或图文的史料与解说下,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亡国灭种的危机到如今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骄傲是何其的不易与伟大,更敲响了每个人心中以史为鉴的警钟,激荡起青春的心跳。
不仅是古人的技艺巧妙和智慧令人惊叹,此次活动也让同学们细致了解到从小生长的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对这个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的城市在心底又添了几分喜爱和尊重。与此同时,更是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在学习知识之余,开拓视野,铭记历史,对国家有了更加强烈的敬畏和更加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历史的回音久久不散,长河里起跌的波涛随着时间不断前行。相信每一位以做国之脊梁为己任的同学都能在回顾历史中成长,在展望未来中收获!
撰稿:高一(9)班 郑张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