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光如流,积蓄力量,静待花开——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新都校区初一、初二年级班会
鲁迅说:“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每一个中国人推上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个春天,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场医学上的战役。学校受其影响无法开学,推行“停课不停学”模式。作为家校沟通的排头兵,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新都校区的各位班主任认真思考、科学规划,坚持上好每节班会内容,帮助学生迅速调节身心健康,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一、凝聚一心,迎难而上,彰显担当
晨光熹微,闹钟响起,忙碌的一天,从早晨提醒家长在群里健康打卡开始。出现没有按时回复的情况,就单独微信、电话通知,而后整理表格、上报学校。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每天的重复动作。除此之外,协助各科教师建立学科群、督促学生入群、摸索软件用法、科学防护知识宣传……这些琐碎的工作中凝结着每一位班主任的责任意识。
育人者必先育己。作为教育者,只有自身心系家国,才能培养出“忧天下”的学生。“白衣天使在前线冒死战斗,为我们创造了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我们心存感恩,我们每个人也必须服从安排、服从大局、坚守岗位,不给他人添乱,同时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这是初二4班谭建新老师朴实而真挚的话语。
二、空中搭起一座心桥——疫情下的空中班会课
宅而有序,宅有所得——这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对于学生的期盼。“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上好空中班会课,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教育工作,在空中搭起一座心桥,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二2班班主任曹胜老师如是说。
有人说:社会就是一本打开的教科书。疫情当前,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命的独特、增加生命的厚度。新都校区班主任老师们纷纷搜集、筛选各类资料,精心准备每天早晨 20 分钟的班会内容。班会围绕制定合理的居家生活表、尊重生命、防疫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感恩致敬、疫情下的雷锋精神等主题展开,采取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分享的形式进行。
1.重视学生居家生活表的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班重视学生的安排居家时间安排,提供规划示例,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性化的规划表。
学生提交后,再予以针对性指导,班会课分享讨论更健康平衡高效的时间规划。
2.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班会课播放《大自然在说话》纪录片的选段,还分享了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内容,希望同学们学会敬畏生命与自然,共同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3.防疫知识分享,调动学生与家长共同关注。
防疫知识涉及到日常预防、搭乘电梯、平衡膳食、运动、正确用眼等话题,这部分各班主要通过学生分享来完成。其中,初一1班周俊泽妈妈是经验丰富的医务工作者,这一部分内容由她指导,再让俊泽同学进行分享。初一2班此部分由赵宇晴和王缘圆宣讲。
4.心理健康教育,师生携手共守护。
面对疫情,很多同学第一次居家隔离,为缓解部分同学紧张、焦虑的情绪,班主任老师纷纷当起了“心理疏解师”,给予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
此外,部分同学也纷纷出起了妙招。初一2班的曹言子和张锦淏在班会课上积极主动地进行分享:首先,坚持正常的作息时间,饮食规律,适当在家进行体育锻炼,不熬夜;其次,和父母一起进行一些活动,做家务、整理房间、看电影、聊天、学习新型肺炎的相关知识等;再次,利用网络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督,例如进行自习直播,同学间利用朋友圈打卡的方式互相监督等;最后,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5.感恩与致敬。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医护人员是此次疫情中最耀眼的那颗星,他们无私无畏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初一4班的张祎、林冠男、郝艺婷从普通的医护人员谈到中国国士钟南山,再到“最美辅警”刘丽。同学们看到他们毅然决然扛起冲锋的战旗,奋战在一线,敬意油然而生。
初一1班蔡古月同学从自己所观看的电影,谈到这次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同学们都感受到生命弥足珍贵,同时感受到家长、老师和前线所有医护人员的不易。
此外,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也在为这场战役蓄积力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对此颇有感触。初一1班萧雨旸同学,关注这次全民抗“疫”战斗中的普通人,包括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疾控人员等,谈到他们的奉献与无私,进而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少年的责任担当。
初一 2 班贾凝垒同学和同学们分享了此次疫情带给自己最大的触动,他看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从不缺少仁人志士,而此刻认真学习就是作为学生的使命。
初二3班成功申报“雷锋班”已一年有余。在雷锋精神感召下,同学们对“爱国”这个话题感受颇深。班主任老师抛出话题以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信,语言背后是他们内心真挚而热烈的爱国情。
6.Get生活新技能。
学习也为更好的生活。这个假期同学们有更多地时间去学习各类生活技能,新都校区的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给孩子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同学们热情高涨,各类美食纷纷登场,有的同学甚至当起了小家长。
7.恰逢学习雷锋日,让青春在奋进中熠熠生辉 。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原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雷锋的誓言。今年的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同时2020年也是雷锋同志诞辰80周年。班主任统一组织学生观看了关于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团课,学生颇受鼓舞,他们一致认为在学习上,积极向上、努力钻研、坚持不懈;在生活中,做好自己、帮助他人、热爱奉献。
三、网上学习感悟多
学生们对于网络授课方式感到好奇、激动。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隔空互动”,实时答惑解疑。课表丰富多彩,劳逸结合。但也存在设备技术等有待提高的地方。为此,班主任和同学们就新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沟通讨论。
初一1班韩宇轩在文中写道:“经过一星期的网上学习我把作息搬回了正轨。也发现网上上课有好有坏,好是大大增强了我的自律性。坏是要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除去午休两小时要看一天的的手机,一天下来就有点受不了,真的是有好有坏。” 老师点评:“除了知识学习,你谈到最重要的内容——自律。自律能让你更优秀。一周的网课,你逐步适应,上课时你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了,证明你在认真听讲和思考。相信如果每节课都能这么认真,疫情结束,你一定大有进步。整个假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你的古诗背默,充分说明你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一1班蒋英俊这样写的:“我发现网上学习也是有弊端的,同学们无法看到老师,老师也无法看到学生们,如果自律性不高的同学,可能就会浑水摸鱼;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对眼睛的危害也是极大的;有时因为网络原因,信号传输不畅。但是网上学习也是有益处的,它使我们这些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回到学校正常上课的学生们有了跟老师沟通交流,听老师上课的机会,不用开学之后茫然地投入学习生活。”老师点评:“说话谦逊有礼、关心他人,这是我和你在网上沟通最深的体会,相信以后人生你都会因此受益。你能够很快适应网络学习,这也是一种能力。”
初一3班白凯迪是这样说的:“在钉钉群直播课上,老师带着我们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虽然看不见所有同学阳光的笑脸,听不见所有同学回答问题时自信的声音,但是如果有同学向老师申请连麦,依旧可以看到她的脸庞听到她的声音。老师随时也可以打开摄像头,让我们看到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上课时全程也可以听到老师熟悉的声音。钉钉直播的这一功能基本满足了我们急切想要再次相逢的愿望,唯一让我感到有一点遗憾的就是不能同时见到所有的同学。”
初一1班严丹同学作品
初一1班张香蕃同学作品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
撰稿:谭建新,杨柳青,闫立红
图片提供:邵香莲,晏小玲,张芳,杨柳青,马东恩,曹胜,王莉娟,谭建新,吴雄飞
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