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指导,规划学习——记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专题培训
金秋十月,新学期的新气象随着秋意愈加高爽。我校于2019年10月10日在北楼五层会议室召开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准备培训会议,由教科室李黎明主任做讲座,高中部张万祥校长,教学副主任周阳玢,高一年级主任郭鹭鹭亲临指导,为全体高一年级同学科学启动研究性学习。
教科室李主任首先带同学们了解了有关清北自主招生、三新改革等相关表格资料,明确指出当下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改革大背景下自主招生的蓬勃发展趋势,鼓励学生积极朝着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标准完善发展自身,注重培养个人科技精神、健康素质、实践创新和人文底蕴等修养,敢于自主创新,致力于发展为科学素养高的创新型人才。
此外,李主任从概念、特点、选题、实施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有关初步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注意事项。她强调,研究是一种态度、一个过程、一次行动更是一种提问与思考的核心体现,其背后更蕴含着有关创新的深意。创新是一种形式,它是在前人的发现和发明成果上优化的过程,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过程。社区、学校、景点、实验室等任何一处地方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场地。对于尤为重要的初步选题,李主任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有关选题的十三个门类及目前发展状况,同时也向同学们展示了近年来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信息,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同学们初步对选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面对选题,李主任着重强调了其可行性,并建议同学们在学校现已开发的课题、指导老师建议及自主发现中选择人力上符合个人兴趣、知识基础、有伙伴和相关导师,物力上具有相关设备、资料、实验地点及药品等,并做出有关前期准备、调查研究、撰写报告等相关时间计划,积极进行方法创新、地点创新、对象创新的跟踪式研究性学习,善于将课本内容延伸,初步完成具有科学实用且新颖可行的方案。
最后,李主任为同学们介绍了学校方面对课程的时间及评价设置,为同学们列出了初期计划大纲,提点了有关准备、实施及操控的重要方法与经验,并深度剖析了科学探究由表及里的深刻意义。
大会最后由周阳玢主任对课题选题进行了启动工作,张万祥校长和郭鹭鹭老师对各项要求再进行了强调。相信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已通过本次会议感受到研究性学习的趣味性及重要性,并且会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收获与成长!
审稿:郭鹭鹭
摄影:高一(7)班 刘欣欣
撰稿:高一(9)班 郑张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