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寒之际,风景这边独好——北京市第二十中高一年级“停课不停学”网上教学工作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在这春光正盛的时节,虽然由于“疫情”的严峻,师生未在原定的春日如期在校园相聚,但在校领导的科学指导下,在高一年级教学周主任、年级郭主任的带领下,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年级全体教师仍然坚守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引领全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到“云中课堂”中来,开展紧锣密鼓的线上学习。在教学条件、交流空间的变化中,为了把疫情和灾难整合成生命教育的教材,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老师们在前期都做了精心周密的筹划和教学安排。
班主任们细心周到,考虑细致入微,不仅高效完成早、午两次考勤工作,而且提前与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做好使每节网络课程有序高效、无缝衔接的准备。各科老师“因地制宜”整合优良教育资源,即使相距万里,一条网线连接起了各处学习的星火。在这特殊时期,老师们全心投入,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展现二十教师一如既往的责任感与担当。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因疫情当前更明白要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追求探索真理和科学前进的脚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寒地冻之时节,草木枯萎凋敝,唯有松柏挺拔如初。
回溯历史,西南联大与战争同行8年培养了3882名学生。现下面对着这场需要全民参与的疫情狙击战,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老师与每一位同学真正地风雨同舟、携手同进、共同面对、共同承担,才能为国家培养出茁壮的松柏乔木。
通过一个又一个充满理趣和科学的课堂,不仅能提升学生每一科的学科素养,还能培养学生们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精神。在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奋斗情怀和家国情怀,真正地与祖国一起成长。
抗“疫”无法止步,而教育亦一直在路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虽然相隔屏幕,师生难以畅谈阔论;然心心相印,相信教育之花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依旧能炽烈盛放。
听那嘹亮慷慨的战歌,在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学期伊始,修我利器,与子偕行!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作者:曹淑君,索亚菲,周阳玢,郭鹭鹭,王瑞群;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审核:吴刚;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