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观天象,实践育英才——我校成功举办月食天文观测活动
2025年9月7日至8日,我校依托校内天文台优质资源,成功组织开展了“月食观测与天文摄影”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学校天文社团牵头,面向社团成员及天文爱好者,旨在通过真实的天文观测体验,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涵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此次月食天象难得,学校高度重视,提前部署,精心策划。天文社团指导教师团队组织学生开展前期知识学习,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观测与拍摄计划。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查阅天文资料,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提升。
9月7日晚,随着夜幕降临,同学们早早抵达学校天文台,有序搭建观测帐篷,调试望远镜、相机、三脚架等专业设备。尽管夜风渐起,气温降低,但同学们热情高涨,全神贯注投入观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大家通过高倍率望远镜清晰捕捉到月球被地球阴影逐步遮蔽的全过程,并运用长焦镜头精准记录月面明暗交界线的细微变化,细致观察月表地貌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呈现效果。同时,部分学生巧妙运用广角镜头,将月食天象与校园地标、星空背景相结合,进行富有创意的天文摄影艺术创作,实现了科学与美学的有机融合。
经过夜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全体参与学生均圆满完成预定任务。活动不仅让学生亲历了真实科学观测的全过程,更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数据记录与影像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锻炼。
本次月食观测活动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科学教育的生动实践。通过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真实情境,学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创新能力与审美素养,展现了“五育并举”的育人成效。
学生感想:
初三14班 苑琦昊:夜色如墨,微风轻拂。我在天文台静候月食,看着圆月被地球的影子慢慢吞噬,银辉渐暗,仿佛整个世界都放慢了脚步。当月亮完全沉入暗影,周围的星光显得格外明亮。忽然,一抹铜红色在月轮边缘绽放,宛如一盏古老的灯笼,悬挂在深邃的天幕。人群中传来低低的惊叹,我也屏住呼吸,生怕惊扰这宇宙的奇观。随着时间推移,月亮渐渐挣脱阴影,重新焕发皎洁的光芒。这次月食让我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时间的流转,也让内心获得了难得的平静。
初二5班李昊泽:月食,一个神秘但并不遥远的存在,在2025年9月7日至8月的时候就发生了一场月全食。我们6个天文社团的成员在天文台集合。一起目睹这神奇的时刻。当那轮熟悉的明月,一点点被地球的阴影吞噬,直至化为神秘“血月”,我满心震撼。月光由皎洁转为暗红,像时间的暗语,诉说着宇宙的奇妙与永恒。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让我意识到,在浩瀚宇宙面前,人类如此渺小。但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却能跨越时空,连接起一代又一代的探索之心 。
高一Y2刁铭轩:在这个晚上,我们一起架望远镜、搭帐篷,虽然手忙脚乱,但配合得很默契。拍摄时大家都非常专注,只听见相机快门的声音。月亮变暗又变红的时候,我们都安静地看着。虽然晚上寒风阵阵,但一起完成这次观测,我感觉收获颇丰。
学生作品:
初二5班彭奕之
初三14班 苑琦昊
高一贯通 郑涵瑞
高一Y2 刁铭轩
撰稿:天文摄图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