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第四期教职工急救互救技能培训
为全面提升校园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2025年10月18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第四期教职工急救互救技能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体卫中心组织,特邀北京市市红十字会具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的资深培训师团队进行授课,截至目前,此项专业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培训及分时段分期培训对全体教职工做到全覆盖。

培训伊始,体卫中心副主任孙超进行了动员讲话,强调了校园安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教职工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安全的守护者。掌握急救知识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科学施救,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希望全体参训教职工能够珍惜此次学习机会,真正做到“懂急救、会急救、能急救”。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注重实效,采用了“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模式。培训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完整流程、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



在实操环节,培训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教职工们分组在模拟人上反复练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关键技术,培训师团队则在一旁耐心指导,逐一纠正操作细节,确保动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针对AED的使用,讲师们详细讲解了设备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指导大家进行了模拟操作。




参训的老师在培训后感慨颇多:
今日参加学校急救培训,收获远超预期。这次培训让我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同时学会了AED的规范操作,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掌握”的完整进阶。也让我对班主任的责任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急救技能不仅是自我能力的提升,更是守护学生安全的“必备武器”。未来,我会牢牢记住每一个操作细节,同时计划在班级中普及基础急救知识,以专业技能为孩子们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初一年级 刘慧敏老师
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也对急救有了全新的认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急救是一门严谨的“生命艺术”,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次培训让我有了更足的底气,去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为学生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防线。未来,我会将所学的急救知识分享给更多的同事和学生,让急救意识在校园里传递,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高一年级 卢妍老师
急救培训干货满满!今天主要学习了心肺复苏,专业指导让操作从生涩到熟练。这不仅是技能学习,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掌握急救技能,不仅是自救,更是守护他人的底气,实用性极强。
——高三年级 周丹丹老师
通过这次急救互救技能培训,让我不禁感叹挽救生命或许不只能依靠专业医护人员,如果能够确保突发事件周围环境安全,指定身边人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寻找除颤仪并开机给伤者使用,心肺复苏人工呼等等,或许平凡如我也能够在生命急救通道尽绵薄之力。作为一名教师,相较其他社会环境,会更大可能性遇到突发情况,警钟长鸣,要时刻保持冷静,运用所学专业处理。
——体育中心 张赛男老师

此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增强了我校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增添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此类生命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活动,并将其纳入教职工常态化培训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具备基本应急救护能力的教职工队伍,为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