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在线学习,有效科学用脑——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心理自助系列课程”(五)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面对“加长版”的寒假,我们用“居家学习”这个特殊的方式,打开了新学期的大门。有同学说,“白天完成网课学习,晚上做题和作业,遇到困难时延续思考几个小时,很晚才睡觉,累得两眼冒光,学习效率却很低,宝宝心里苦。”面对这个新鲜的学习方式,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大脑是我们学习的“司令部”,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会不会科学用脑。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下科学用脑的一些秘籍,一起找到将自己感动到哭、超爆、超燃的学习状态吧!
一、运用全脑学习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斯佩里教授,通过对大量割裂脑、损伤脑和正常脑的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右脑偏重于控制动作和形象思维;左脑偏重于语言和抽象思维。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两种思维能够同时存在,互渗互补,也只有这样才是创造思维的最佳效果。我们平时较多使用到左脑功能,比如思考、总结等,事实上科学家发现右脑的潜意识存储量是左脑的100多万倍。
右脑通过图像进行思考,调动右脑进行思考有很多方法。
首先,要培养自己使用右脑的兴趣,如欣赏艺术作品、用左手写字等。
其次,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调动感知。例如,我们精力集中盯住一个物体看五秒,然后立刻在白纸上画出来,或采用曼陀罗残像训练法来调动右脑。其方法如下:连续盯着由红、绿、蓝、黄四色绘成的上下左右对称的图形,看五秒后闭眼五秒,重复这样的动作,同时暗示自己在闭眼时让图像尽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眼前。该方法能够激活未被利用的90%的脑细胞。
二、绘制思维导图
使用思维导图法记笔记具有以下优势:关键字可以促使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思考句子的要点是什么,从而更积极地倾听;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线会引导我们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快速整合知识;主动思考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思维导图的绘制有三个要点:图像、关键词和线条。
对我们中学生而言,思维导图还有以下作用:
1.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对过去一年的评价,来明确你明年的规划和目标。遇到与过去类似的任务时,你能快速调取、横向比较信息,分清轻重缓急,节约时间。
2.居家期间,通过思维导图讲故事可以让全家人积极思考、善于分享、学会倾听、相互支持。通过对一个主题的探索,促进相互了解,融洽亲情关系。
3.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辅助复习、考试,运用关键词抓住重点,减轻记忆负担。
三、巧用脑电波提高脑效率
学习的心理障碍是紧张。紧张使人六神无主,心慌意乱,造成遗忘,思维颠三倒四。紧张使人愚钝,放松使人聪慧。怎样使大脑处于放松状态?
脑力活动必须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有敏捷的思维。这就应了解脑活动的规律。脑电波测试表明,人处于松弛状态下,脑电波稳定而有节律,学习效率高。在脑力活动前与活动中,通过一定方式诱发这样的脑电波,自然能够提高用脑效率。可以通过静坐来实现这一点。中国古人提倡的“定能生慧”,“定”就是入静。因此,在每节网课开始前,整理好书桌,静坐两分钟,深呼吸放松全身心,让大脑处于放松的状态更有利于我们上好一堂课。
四、调节大脑各功能区的负荷,充分发挥想象区的作用
信息是通过人脑接收的。人脑和各部分功能具有定向性,即可以把大脑分为四个功能区:感受区、储存区、想象区、判断区。教学信息的接受过程是大脑各功能区轮番工作,完成认识事物的过程。只有让大脑各功能区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提高信息接收率。
脑生理实验表明:人脑工作时,各功能区相互配合,劳逸有一定规律。比如:当人脑储存区接受信息时,想象区功能就会减弱;当储存区活动减少或停止时,想象区活动就会活跃。
网课的授课形式,减少了同学们之间讨论互动的频次,更多的是教师输出教学信息,学生接受储存教学信息的过程。这样,在学生的大脑中,功能区活动的明显特点是:储存区负荷过重,想象区开工不足,对教学内容来不及思考。若要扭转这种局面,一定要充分调动我们大脑想象区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去想,利用课上提问课下请教问题的多种方式,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想,充分发挥大脑想像区的功能。
五、掌握大脑活动的一些规律
1.不同学科交叉学习,提高用脑效率。
人的大脑是有具体分工的,不同学科的学习是由大脑的不同细胞负责的。不同学科交叉学习,可以让大脑不同部位的细胞得以兴奋或抑制,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听说读写交替,文理科相间等。
2.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居家学习期间,文体活动停止。看起来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学习了,实际上整天坐在电脑前会使注意力和记忆力受损,造成思维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因此要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计划。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我们在学习时要及时复习。同时,在大脑出现疲劳感的时候要及时休息,做些体育锻炼活动,不要坐在电脑前拼命去钻。此外,学习内容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脚踏实地。
3.合理作息,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研究结论是,如果人们不按生物时钟作息,学习和工作效率都会很低,而且还会患病。简而言之,价值740万元人民币的诺贝尔医学奖,其实是在告诉人们一件很简单的事,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按时吃饭,到点睡觉,不要熬夜。学习和休息的适当结合,可以减少脑细胞的消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睡眠充足是大脑高效工作的前提。
4.运动冥想以及交谈。
定期的体育锻炼、和家人之间聊聊天、培养自己的爱好以及做些正念冥想活动,都会引起大脑中新神经元的产生,促进脑细胞的活力,从而增长大脑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比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不管工作如何繁重, 每天总是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弹钢琴、拉小提琴等工作。
5.做“健脑操”,激发学习动力。
由北京协和医院出品的“健脑神操”,4个简单的手指动作,每个动作每天做20遍,可以帮助锻炼脑神经。
第一节:双手五个手指依次对应敲击。
第二节: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依次敲击该手的大拇指。
第三节:双手五个手指交叉抱拳。
第四节:双手五个手指依次伸出再依次收回。
《时间之书》中有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只有脚踏实地,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去总结,才能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用脑,就能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
撰稿:狄琪琪
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