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成长中的名师教育教学实践论坛暨北京市物理学会聂桂秋名师工作室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3-20 | 来源: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 浏览次数:18907

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海淀物理教育的内涵发展,3月15日下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海淀区成长中的名师教育教学实践论坛暨北京市物理学会聂桂秋名师工作室研讨会》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召开,分享优秀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助力学科名师的成长。

12.JPG

会议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中心主任李俊鹏老师主持,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集团校校长陈恒华,校党委书记孙玉柱,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秦晓文,海淀区名师工作站物理学科组组长、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新都校区执行校长宋诗伟,海淀区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马朝华,海淀区进修学校校长助理崔琰,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琚鑫。

会议伊始陈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视察八一学校时指出:“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我校全体教师一直谨记总书记的嘱托,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按照“内循环与外循环结合、集中培训与分层培训结合、个人研修与导师指导结合”的三原则,聚焦教师的“思想品德、专业能力、创新发展”,逐步探索形成了育苗、启航、筑梦、青蓝、名师五大培训工程,积极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聂桂秋老师就是二十中学教育集团自己培养的名师之一,在28年的从教生涯中,她从普通教师,到校级骨干、区骨干、市骨干、市学带一点一点成长起来。陈校长希望在聂桂秋老师的带领下,二十中物理教研室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共同助力二十中学的发展。

第二个环节聂老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的现场授课“制作弹簧测力计”,聂老师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通过课前活动建立弹性形变和弹力概念,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规则。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成为自己思维的主导者。

7.JPG

6.JPG

第三个环节聂桂秋老师以《成长·提升·发展》为主题汇报了她的成长历程和感悟。聂老师一直深研物理教学,结合陈校长提出的“情境+思维+空间”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自己思维的主导者。聂老师提出直接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发现和探索的方法和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比解决问题的结果更重要,发现是探索的前提,培养问题意识首先从培养发现意识开始。

第四个环节各位专家对聂老师的专业成长发展和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秦老师充分肯定了聂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教育教学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教学探究。秦老师总结概括了聂老师身上的探究态度,反思态度以及理论自觉的态度,特别欣赏聂老师工作中反映出的幸福观,最后也期望聂老师作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能够继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分享经验。

宋诗伟老师充分肯定了聂老师具备了一个优秀教师具备的所有优秀品质和品格,她踏实认真、顾全大局、勇担责任的精神值得青年教师们不断学习和实践。

崔琰老师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聂老师以及二十中物理教研室在海淀区的辐射影响。并围绕习主席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教育家精神”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怀进鹏部长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依靠有爱有温度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这次研讨会,正是市区教研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精神的具体呈现,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物理老师们集体研讨、共谋发展的一次契机。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