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多管齐下——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科室抗“疫”期间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03-18 | 来源:教科室 | 浏览次数:72311

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中华大地举国一心,共克时艰,相信这个冬去春来必定令人难忘。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科室的全体教师坚守岗位,多管齐下,积极投入复教复研工作,护航教师在线教学中的科研工作,创新学生的科技学习活动形式,为学校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教科室老师恪尽职责全力在行动。 

一、为教师科研工作护航

1.按照教科院通知部署,进行“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课题”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组织申报工作,并重点指导部分骨干教师的申报。

 

2.就疫情时局,调整校本课题开题的形式及研究内容,调整2020年校本课题申报及开题工作形式。

首先通过网络下发《2020年校本课题申报及开题通知》,启动2020年校本课题申报工作。在课题指南方面,给出了七个方面的选题范围,包括:教与学过程和方法的反思、研究与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研究与评价;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评价;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反思、研究与评价;教育教学评价的反思、研究与评价;教育教学案例、故事;信息技术手段的深度应用、研究与评价。引导教师关注特定情境下的课题研究,如疫情造成的分离式教育下的教师的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教学设计及其异同;网络教学的学生内生动力的学情分析;在线教学的目标达成的检测及评价。

各教研室根据通知安排,积极组织教师网上申报课题,全校257位任课教师共有227位老师在网上提交了课题。结合当前抗疫实际情况,今年的课题开题简化,由教研室的统一开题改为老师们在教研室微信群里提交课题开题PPT,再由教研室主任审阅后统一汇总发给教科室。

对新毕业还没有入编的老师,要求先完成课题的申请表,待开学入编后再网上补交。还有几位已入编老师没有被录入校本课题管理系统,教科室老师及时与管理平台负责人联系,完成了科研网教师个人信息对接。 

二、积极组织科技教师培训和教研

3月5日下午两点,我校STEM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STEM工作分享活动”,听了《“科学防疫,健康有道”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考》报告,与会各校老师还进行了交流讨论,主持人还对本学期整体工作所做安排与调整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此外,教科室组织科技教师参加主题为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知网平台在线学习;向老师们推荐了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微信公众号,让老师们关注并收看上面的世界名校公益学术讲座;组织科技教师参加“北京二十中学科技学堂”课例征集活动;组织STEM教师参加市科协的“云课堂”线上科技教育资源征集活动。 

三、坚持统计及反馈,保证疫情期间数据报送精准

从1月30日开始,坚持每天对体艺信科通心中心老师的健康、出京、返京、居家等信息进行汇总,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沟通、确认,保证数据的精准、完善。

 

四、推送科技课程,创新人才培养不间断

就科技社团的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网上信息的完善,与信息中心沟通,与全体科技老师一起,统计、汇总全部学生的信息,并录入信息平台,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填写完成。

制定翱翔、后备、英才计划学员的培养方案,落实翱翔计划学员网课学习过程管理及成果汇总。按照市科协的部署,为翱翔、后备学员,英才计划学员,制定了疫情课程规划并通过微信群和各自的平台联系学生,推送课程,保证了各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


五、积极做好疫情宣传微信新闻整理编辑发布工作

2月1日至今,教科室张振峰老师参加我校防控疫情宣传工作组工作,负责抗击疫情期间微信新闻的发布工作。截至目前,此工作坚持一日一发布,连续一个多月已经编辑发布近百条疫情宣传稿件。工作过程中,张老师随时与宣传小组负责干部沟通新闻审核问题,并实时监测后台舆情,推出留言。

 

六、参加疫情期间学校网络授课

教科室老师按照学校和年级组安排,精心准备,认真上课,积极参加线上上课培训,和同头老师线上集团备课。

虽然校园中没有教师和学生,但教科室全体教师保障教师科研、培训科技学生的工作没有间断。教科室全体教师从2月17日就开始轮流进校上岗,随时保持好的工作状态,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

撰稿:杨亚艳

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