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三年级学子笔下的“试开学第一天印象”

发布时间:2020-04-27 | 来源:高三年级 | 浏览次数:75513

润湿的春风走过石板路,在白杨树间吹着口笛。一个个蓝色身影迈着轻快的步伐从远处走来,那脚步仿佛在石板路上狂欢地跳着舞。在这样一个春光烂漫的日子里,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三年级师生迎来了久违的团聚的日子,大家的心情仿佛随着闪耀的绿叶而闪耀,心灵因日光的轻抚而歌唱,大家因重新回归到这片乐土而感到快乐。

此次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三年级顺利试开学,高三学子们也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感动。

 

今日之好景,非冬非秋,而在于春。时隔三月,思师念友,似有三秋;今日重聚,汇于校园,颇感亲切。校门口为初检;入南楼有亲师相候,登记检查;过东甬,至北楼,又有一众师长自七时已候至九时,深感师长之疲累,更觉开学之不易。入班,又有师指引,知行路。入座,见昨日师者已将捆书置于袋内,分置各班学生座位,乃不知如何言谢。我已稍稍来迟,见益友于新班已奋笔疾学,便立即随之取书,静心而读,以待下午之试,更待会议之举。会议举行,升旗,交事,明言,警诫,励志,激奋,而获信心。一日之妙,始于今晨。此为所见,更有所感。

我众今日返校,校方已枕戈待旦,筹备半月;今日得返,众师七时候于校外,已是疲惫,戴月披星,无有怨言;更站立而候两时,深觉不忍,暗暗自许不再来迟。小于一校,大至一国,今日北京开学,乃疫情得控,病有好转,正如于会议上而言,今日之幸福,皆由抗疫英雄负重前行而来。一众平凡之医务工作者,皆如萤烛末光、尘雾之微;然尘雾之微尚可补益山海,萤烛末光亦可增辉日月。今日之岁月静好,乃英雄之奋战抗疫而换;明日之国泰民安,亦必由我辈成人以战!

数百年后,史书必如此记:岁末年初,荆楚大疫,国难当头,经久不息,数万白衣郎中赴前线救众,医者救治,护者陪护,工者建筑,商者捐物,数万万民众万众一心,共抗国难。月余,疫情退去,此后百年,国泰民安。别时寒风习习,聚日杨柳依依,我辈“00后”今朝返校开学,愿为出生世纪之始而扬名,志为未来栋梁之元而奋战!今朝返校,必谨慎而无惧,尽力而无憾。                                                    

——H1班朱承彧 

三个月前闻开学头痛,三个月后闻开学雀跃。我不知我再次走进校园,走在白杨树下,穿过操场旁的甬道,爬到四层的教室,见到久违的老师同学,将是怎样的心情。三个月前一别,我们潦草收拾东西后互相道别,没有人能想到,十七天后到来的不是返校而是网课,没有人能想到,这一别竟是三个月。诚然,三个月的超长寒假是机遇亦是挑战,把握住或浪费掉都已过去,我们始终活在当下,望向未来。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待久了,就会安于现状。而开学意味恰恰意味着紧张焦虑不安与彷徨,意味着生活回归常态,学习走向正规。只有我们脱离舒适圈,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明天我们将会再次坐在教室里与老师同学朝夕相伴,原本短暂的高三时光由于疫情骤然缩短,临近高考也临近毕业,夏日的水汽蒸腾涌上离别的伤感也飘散在风中,最后这六十天注定是拼搏的也是美好的,学习很苦,考试很难,但永远记住身边的人却值得珍惜,唯老师与父母不可辜负。开学快乐!

——H2班马祎祎 

美好的春天如约而至,二十学子踏上回到校园的林荫之路。在无数个温暖的清晨,读过一首诗,背下一页词,郎朗如清泉。春日的校园,如清风掠过柳叶,如鸟鸣唤醒桃花,再抬首时仍是繁花似锦。尽管疫情战役尚未结束,却没有人轻言放弃,而是充满信心,迎着各自的梦想进发。有着“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陪伴,等过“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日夜,望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时,定能等到“春风得意马蹄疾”,收获心中的理想。春日复学,备战高考,我们一直在路上。

——H3刘雨菲

 

此次的开学报到虽然不似往时开学喧哗热闹,安静、有序、轻缓的入学场景让人更加安心,虽然只是眼神的交流,点头示意,彼此的鼓励更胜当年。“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高三年级的全体老师已经准备好为学生的成长奋勇前行,保驾护航,“厉兵秣马今日事,榜上有名慰平生”,相信高三学子定能书生意气,拼搏奋进,不负春光!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

撰稿:李媛,王玉春,公婷婷,张江雁,张万祥

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陈泽娅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