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优秀习惯,掌握高中学习方法——记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数学教研室高一备课组校级公开课展示

发布时间:2019-09-12 | 来源: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 浏览次数:189526

2019年9月10日是第三十五个教师节,上午第三、四节课,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数学教研室高一备课组王瑞群老师、张程艳老师分别在高一9班、高一10班进行了校级公开课展示,拉开了高一年级开放月开展课堂交学研究的序幕。

高中部张万祥副校长、高中部教学主任以及数学教研室全体高中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别由王瑞群老师进行《构建知识框架,破解集合密码》、张程艳老师进行《提取关键信息,提升阅读能力》的集合复习单元系列研究课展示,第二部分则是教研室活动、进行评课交流和讨论。

第一节课,王瑞群老师通过一个扑克牌小魔术引出《集合》单元复习(一)---《构建知识框架,破解集合密码》,先请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画的集合单元思维导图,和其他同学将集合单元的核心知识进行了梳理复习;然后王老师先给了两道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高中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又提出了两道思维提升题,学生们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并踊跃讲解自己的解答,课堂氛围热烈。最后,王老师总结道:我们要从集合语言中体会数学思维的魅力,感受抽象的数学符号语言所承载的丰富的数学思维内涵。

第二节课,张程艳老师的《集合》单元复习(二)《提取关键信息,提升阅读能力》是上节课的延续,张老师首先让学生们对上节课的思考题进行了解答和讨论,然后又给出学生一道改编自高三模拟题的新定义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题干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在张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对问题抽丝剥茧,将集合中自然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逐步加深了学生对集合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提升了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学科素养和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在评课环节中,高中教学主任、市骨干王晓青老师首先指出:两位老师的单元复习课非常成功,课堂内容有深度,就如何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地为各位老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数学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李久省老师也指出:两位老师非常有智慧,敢于挑战自己,敢于从学术研讨的高度把握尖子班教学,从新高一开学伊始就注重对实验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学科能力的提升,将高三的压轴题通过铺设台阶展示给学生、逐渐渗透。同时他还提出:以后的教研活动一定要有学术味,青年老师要敢于研究、钻研难题;高二备课组长杨柳老师、高三备课组长付莉老师及高一备课组李明燕老师也积极发言,表示两位老师课堂题目的选取非常好的呈现了教学目标,她们的引导都是层层递进的,有梯度、有深度。

最后,由张万祥副校长做总结:两位老师的课紧扣本次课堂开放月的研究主题----《适应高中生活,培养优秀习惯,掌握科学方法,迎接全新挑战》,并开展了基于情景、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课堂教学实践,他指出:各位老师要以此为榜样,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从高一伊始就要加强对学优生的培养,我们老师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攀高峰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老师们在此次活动中受益匪浅。

高中数学教研室在高一开放月的两节展示课,不仅促进了高一年级组的教学活动,加强了高中数学老师们的教学研讨,更是在探索基础年级学优生培养的有效方法和学校的持续提升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