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训——李黎明主任作专家讲座《校本科研课题的选择》
2019年4月17日下午4点,我校在图书馆四层开展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训活动,由教科室李黎明主任为青年教师作专家讲座《校本科研课题的选择》。本次活动由校长助理兼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数学特级教师李久省主持,入职三年青年教师及我校教工团的员工参加活动,校党委青年委员吴玉国副校长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共概括五个部分的内容:什么是教师的研究,什么是校本课题,为什么要重视选题,如何选择校本课题和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课题。
首先,在预热环节,李黎明主任就教育研究(广义教研)到课例研究(狭义教研)的定义进行了逐级解释。由两位老师近三年研究的课题探索以及走向对比,进一步让在场的教师思考教育科研的意义。其中,与会的青年教师刘明明老师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第一位教师的课题,层层深入,每一次研究都是基于之前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在同一主题下,不同侧面的,逐级深入具体的研究。李主任引领道,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教育科研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介绍二十中学自2010年来一直坚持实施的校本课题制度之后,李黎明主任引导与会教师善于发现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因为教师研究起步于问题,教育研究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让教师们有更深刻的体会,李黎明主任引用了生动具体的案例。与此同时,她耐心讲解了教师研究的重要领域,让青年教师留心思考,处处皆是可以提升教科研能力的抓手。
虽然找到了问题,但是如何将其转换为可研究的课题?李黎明主任娓娓道来,利用“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这一案例为教师解决问题和进行行动研究提供思路。另外,她强调选题切忌过大、过难、过于含混。一方面,要把宽泛的主题缩小到易于把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要将狭窄的问题进行扩充、丰富,使其值得研究,并且在选题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在那之后,李黎明主任给教师们指导了如何表述好研究课题。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当能够反映出研究课题的所有信息,并且课题名称应包含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讲座的最后阶段,李黎明主任动员与会教师心怀理想,志愿研究,走进教科研,让校本课题的研究引领自身的发展,成为更加优秀的教师。随后正高级数学特级教师李久省老师对此次活动做出总结,李久省老师从自身经验给青年教师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在新入职老师成长道路上悉心指引,使老师们在此次活动中受益匪浅。
撰稿:周子钰
审稿:李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