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心理防护资源汇编——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心理自助系列课程”(四)
突如其来的疫情、长时间的居家、网课学习的陌生方式,这些都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有些同学心理弹性强,能很快调整并适应,提高居家学习生活效率。有些同学则长时间或间歇性经历高强度的焦虑、恐慌、压抑等复杂情绪,影响到基本的生活和学习。其实,上述这些都是非正常事件/环境下的正常反应,一般来说,随着时间推移,上述现象都会逐渐改善,越来越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随着疫情的发展,公众很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导和积极情绪的应对。市区教委也强调,加强学生防疫知识普及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防疫抗疫的大背景下,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就像一道“心理防护墙”,也保护着个体的身体健康。
为此,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给大家汇总了心理防疫的微课、热线和手册等资源,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点击浏览相关内容或拨打相关热线,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式理性应对疫情、积极调整心态,一起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一、心理自助微课
1.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家庭指导微课。
登录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http://moral.bjedu.cn,点击【家庭指导】,有《疫情期间的亲子相处之道》《疫情按下的停止键是最佳学习良机》《与高中生和家长们谈疫情防控》等微课。
2.海淀区教科院——学生、家长、教师心理微课。
登录海淀区中小学生资源平台(http://zypt.bjhdedu.cn),点击【综合发展】中的“德”版块,有《管理时间,规划生命》《真诚待人,有效沟通》《多彩情绪》《优化自己的学习系统》《直面挫折》《目标与规划》等微课,另外还有针对家长、老师的相关课程资源。
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心理自助系列课程。
北京市第二是中学心理教研室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和“梦航成长”两个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更新针对性的心理自助课程,包括《给自己一个特别的开学仪式》《疫情是一场生命教育》《居家在线学习,有效管理时间》等。
二、心理咨询热线
1.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疫情期间网络在线心理服务。
操作方式:登录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http://moral.bjedu.cn,点击【师生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即可。
2.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
操作方式:(1)拨打心理支持热线4006101286或 6257620,热线开放时间为每天9时至17时,每次通话30分钟左右。(2)在线咨询心理困惑,登录海淀区教科院心理网http://hdjyxl.hdjky.org.cn/cms/hdxlcrb/index.htm,注册后,在首页右下角有: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咨询框,点击该图片后,出现在线咨询对话框,点击陆老师或陈老师,直接留言,两位老师会在看到留言的第一时间给出回复。
3.北京部分高校及各区县心理援助热线。
(1)北师大心理热线。
扫描二维码—24小时内匹配咨询师—志愿者添加QQ或者微信—线上语音30-60分钟;
也可拨打北师大心理学不4001-888-976,早六点到晚24点,针对紧急状况的热线。
(2)清华大学心理系热线。
热线电话400-680-6101;非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其他人员接通后拨打分机号9;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接通后转播分机号7.
(3)北京各区县心理援助热线。
4.二十中学校内心理咨询。
有需求学生请预约并扫码填写相关信息——后台老师会对预约信息进行审核与反馈,同时将确定时间及相关信息发送给预约同学——预约同学确认无误后,进行回复——咨询采用一对一语音或视频方式进行,每次时间为30分钟。疫情期间咨询时间,每天11:00-12:00, 17:00-18:00。
三、心理自助手册指南
1.《北京市中小学师生应对疫情心理防护指南——教师篇》北京市教委
2.《北京市中小学师生应对疫情心理防护指南——学生篇》北京市教委
3.《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对疫情心理防护服务与专业支持手册》北京市教委
4.《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应对疫情心理防护服务与专业支持手册》北京市教委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6.《应对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防疫抗疫20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家安心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家庭心理自助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助是一项必备能力。必要时求助是强者的行为。期待疫情尽快过去,我们相聚在春天。
点击下面链接,可以阅读之前的三节心理课程内容: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
撰稿:谢庆红
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