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外交风云 知国情世情”——外交官走进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发布时间:2019-04-19 | 来源:初二年级 | 浏览次数:287325

4月16日下午,外交部前资深外交官张国斌先生走进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园,为初二年级全体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听外交官讲故事”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由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明办、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委、海淀区教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听外交风云 知国情世情”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 

张国斌先生作为一名资深外交官,先后在外交部非洲司、办公厅、礼宾司、钓鱼台国宾馆、领事司任职。他曾常驻非洲8年,常驻法国11年,先后走访过140多个国家,作为礼宾人员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三十余国,曾任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副局长。2009年至2012年,任中国驻法国海外省留尼汪圣但尼首任总领事,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任中国驻法国斯特拉斯堡总领事。

讲座过程中,张国斌先生首先回首了自己人生的关键节点:第一次来北京求学,第一次进人民大会堂,第一次出国担任外交使节……接着讲述了自己外交生涯的种种传奇和历险经历,让同学感受到大国外交官身上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深深地被张国斌先生面对外交事件时有理有节的外交智慧,以及不卑不亢的外交态度所折服,被先生奉献祖国外交事业四十多年的赤子之心所打动。互动环节,张国斌先生亲切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坚定了孩子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外交官进校园活动是海淀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通过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外交官们结合亲身经历,讲述风云变幻的外交故事,启发同学们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强大、民族强盛紧密联系,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此次讲座将激励二十中全体师生奋发有为,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迎接伟大祖国70年华诞。

活动最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书记、校长陈恒华向张国斌总领事

颁发聘书,聘请他作为学校国情世情的讲座专家


学生感想:

张国斌先生以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外交官的工作与生活。其中,他深刻讲解了他在常驻非洲八年、法国十年(包括法属海外省)十年的经历,让我们对这个神圣的职业又有了新颖的感知。他曾去过140多个国家,作为礼宾人员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三十余国,还留学日内瓦高等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多边外交。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常有描写各国风土人情及外交故事的文字。外交官精神实际上离中学生并不遥远,只要你多付出一丝勤奋、一份思考、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用心去践行、去磨练,就会亮出最好的自己。

——白梦坤


张国斌先生的演讲,使我对外交大使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面对尖锐严峻的国际问题,面对荷枪实弹的非洲士兵,张先生沉着冷静、侃侃而谈,尽显拳拳报国之心,尽显泱泱大国之风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国斌先生的一句话:“外交官就是不穿军装的士兵。”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是他们在没有硝烟的国际战场上披荆斩棘,唇枪舌战。他们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言行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当他讲到香港回归时,一股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它坚定了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和信心。

——朱维佳


外交官,一个看似风光无比的职业,背后却是无限的辛苦和努力。今天我们有幸倾听了张国斌先生向我们讲述的他的外交经历:在法国和非洲工作多年、亲自见证了香港的回归、体验了如电影《战狼二》般的惊险……在张国斌先生的言语中,我能深刻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和对外交的智慧。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1984年出差到正在发生政变的非洲。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候,运用自己的智慧,安全抵达了大使馆。在最后一道由当地政府设置的关卡,他们一行人的车子被拦住了。因为政府的官兵说前面不安全、有叛军,多次交涉都没有进展。而张国斌老师手拿五星红旗、利用非洲的外交风俗,顺利地通过了关卡,使外交官和机密的文件安全回到了中国的地盘,获得了真正的安全。

而这背后又是什么呢?是智慧、是对祖国的热爱与信任。张国斌老师今天讲了一句话:我们的一切都源于祖国的强大。的确,若中国没有今天的强大,在战乱的他乡,我们手中的五星红旗又怎能保护我们的安全?在国际舞台上,又怎能有我们的一席之地?作为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利用自己的智慧,从现在开始,让祖国变得更强大。成功的背后是智慧和努力,今天的讲座使我感触颇深。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未来由我们来守护。

——刘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