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初中部全体学生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08 | 来源:初中部 | 浏览次数:93

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组织初中全体学生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前置学习-云端观礼-任务驱动-影像记录”的全流程设计,让初中全体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一、前置学习:筑牢历史认知根基

为帮助初中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阅兵仪式的深刻内涵,学校在活动前精心准备了适龄化的学习材料。两篇精选文章分别以《一定要在九月三日庆祝胜利,差一天都不行》和《九三大阅兵,带孩子一起看,你需要知道这些!》为题,以生动故事和详实数据向同学们展现了抗战历史;一段两分半分钟的纪录片《中国军号的视频》则通过影像资料展示九三阅兵战士集训中的热血场景。

二、庄严时刻:云端同步观礼受洗礼

9月3日上午,初中全体学生身着整齐校服,通过电视、电脑、平板等多种设备,在家长陪同下同步观看阅兵盛况。当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步伐走来,当抗战老兵方阵通过天安门,当新型装备震撼亮相,同学们无不神情庄重,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

三、任务驱动:深度思考促内化

学校精心设计的任务单充分考虑了初中全体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以层层递进、由情入理的逻辑框架引导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升华。任务单设置了四个有机联系的板块:

“第一部分: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召唤”引导学生回顾阅兵仪式中最震撼心灵的瞬间,唤起对历史的敬畏;

“第二部分:从‘救国’到‘强国’的精神传承”启发学生思考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理解民族复兴的深层动力;

“第三部分:铸就明日之剑”鼓励学生联系自身,思考当下应如何锤炼本领、储备知识,为未来奠基;

“第四部分:我的青春强国誓言”则推动学生将澎湃情感转化为铿锵誓言,作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庄严承诺。

这一设计既注重情感共鸣,又强调价值引领;既突出历史纵深,又聚焦现实责任。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真正实现了从观看到思考、从感受到表达、从接受到内化的教育闭环,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深植学生心田。

 

四、影像记录:仪式教育显成效

中午12时前,各班班主任陆续收到学生发来的观看照片。照片中,同学们仪容整洁,神情专注,有的在家中电视机前正襟危坐,有的在电脑屏幕前凝神注视,还有的全家人一起观看,形成了“小手拉大手”共同受教育的生动场景。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观看瞬间,更展现了二十中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

五、行为转化:实际行动见真章

阅兵仪式结束后,同学们的思想发生了显著变化。同学们表示,要将阅兵仪式上感受到的国家荣誉感转化为日常学习的动力。

此次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功激发了初一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二是帮助学生建立了历史与现实的连接,深化了对抗战精神的理解;三是推动了家校共育,让爱国主义教育从学校延伸至家庭。

这次观看阅兵仪式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思政课,更是一次成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价值观引领。相信二十中的学子们必将不忘历史,珍惜当下,立志未来,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