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到考场,亲子沟通无障碍——初中部举办家长学校
10月25日上午,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沟通”为主题的家长课堂,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经验丰富的家庭教育导师魏妍丽老师为我们带来这场内容翔实、案例生动的讲座。本次活动由初中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徐晓军副主任主持,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刘晨曦副主任和初三年级组耿爱霞主任参加了活动。


魏老师以一个发人深省的真实案例作为开场,瞬间吸引了所有家长的注意力,她深刻地指出,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生命线,而“家庭、家教、家风”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心理安全港,是孩子面对外界风雨时最坚实的后盾。整场讲座,老师围绕日常、考前、考后及多子女家庭等不同情境,层层递进,为家长们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沟通指南。

在谈及日常沟通如何为亲子关系打下坚实基础时,老师反复强调,情感连接远重于知识灌输。她建议家长们要创造更多与学习无关的“废话”时光,通过聊聊趣事、分享见闻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随着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试的临近,考前沟通无疑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魏老师为家长们提炼了考前沟通的“黄金法则”:要做到“三不说”——不说过度施压的话、不反复唠叨、不说空洞的安慰话;“两要做”——要通过小事传递支持、要聊轻松话题以转移注意力。



考试结束,并不意味着沟通的结束,考后沟通更是一门维护关系、促进成长的艺术。魏老师再三提醒家长们要避开三大“雷区”:一是迫不及待地追问分数和排名;二是因一次失利就横加指责;三是只盯着分数进行片面评价。对于拥有两个或更多孩子的家庭,魏老师也给出了中肯的沟通策略。她指出,公平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平等,而是在理解每个孩子独特个性和需求的基础上,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注。

整场讲座,魏老师引用了大量真实、鲜活的案例,使得这些沟通理念和方法变得可知可感,深入人心。在互动环节,家长们踊跃举手,争相提出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魏老师均给予了细致耐心的解答。
此次家长课堂为我们在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希望我们家校携手,将所学化为行动,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晴朗、温暖的天空。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