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认知边界,启迪哲学智慧——高一启承二班哲科创新通识课程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25-09-23 | 来源:高中部 | 浏览次数:11

2025年9月19日下午16:40至17:20,高一启承2班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哲科创新通识课。该课程是以线上形式开展的系列课程,涉及了十大哲科主题,第一节课围绕着柏拉图著名的“洞穴隐喻”展开,同学们踏上了一场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探索之旅。

被困于洞穴中的囚徒,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并将这些影子视为全部的真实。老师巧妙地将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与当代生活相连接,引导同学们思考认知局限性与突破的可能。以《楚门的世界》为例,不仅深入解读了“洞穴理论”,也启发同学们思考每个人都可能生活在某种认知的“洞穴”中,被固有的观念和信息环境所限制。科学领域的“暗物质”占据了宇宙大部分质量,却无法直接被观测,正如洞穴中的人无法感知洞外的真实世界。这个例子让同学们理解到人类的认知存在边界,激励同学们建立认知世界的多元视角,培养突破“认知洞穴”的勇气和能力。

课堂上,同学们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参与热情。在提问环节,大家踊跃抢答发言,从宇宙奥秘答到哲学思辨,体现了同学们优秀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杜沛锦同学积极回应问题,主动分享关于“真实”的认识,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哲科通识课程帮助同学们接触到伟大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世界的真诚叩问、探究与思考,感受到人类思想的广度、深度与高度,这都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打开全新的思维视野,看到更加广阔的知识图景,为培养一种持续反思追问、不断探索创新的思维习惯奠定了基础,更助力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生感悟:

高一启承2班 耿子涵

我们凭借感知认识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吗?在宇宙中沧海一粟的人类,其实有很多无论用尽什么科技都无法了解的存在。这次的哲科课让我可以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人类也是山洞里的囚徒,在网络上,我们被信息茧房所困,在现实中,我们也无法对“世界”有绝对客观的了解,也许当我们认为走出“山洞”以后,还会发现山洞的外面是更大更黑暗的山洞,甚至这个山洞还会因我们呈现不同的状态……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对山洞的外面产生恐惧,更不应该放弃向宇宙探索的脚步,也许我们穷尽一切都无法成为俯视一切的上帝,那就让我们更新自己绘制世界图纸,去探索探索宇宙过程中独特的意义。

 

高一启承2班 杜沛锦

哲科课是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一门课程。以我对哲学的浅显了解,我认为它对于我们高中学生来说很是深奥、晦涩难懂,因而一开始我对这门课是畏惧的,害怕听不懂、跟不上。不过在老师细致而又生动的讲解中,我逐渐发现哲学原来并没有那么难,只是理解人、认识人的过程。我们虽无法达到大哲学家那样的高度,但我仍能以哲学带给我们的思辨的思考方式来提升我们对世界认识的高度,强化我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这节课老师对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做了深入的解释和详细的解读,让我们理解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有可能并不是真实的,这让我们不再盲目相信知识,而是要用辩证、批判性的眼光仔细考虑知识的正确性和局限性,这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我认为哲科课是我们提升自己境界的契机,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我十分期待下节课的开始。

 

高一启承2班 黄悦柠

上完第一节哲科课,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人们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可我们眼前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亦或是冰山一角,还是假象?我们究竟要跳出这如洞穴般的世界,去探寻宇宙的本质,还是朝而往、暮而归,按部就班相信眼前的世界呢?这节课让我的思考上升了新维度,漫长岁月里,该如何跳脱表象见事物本身?这些都是我日后的方向,盼在后几节课找到答案。

 

高一启承2班 葛王淼

走出认知的洞穴,才能真切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广阔。今天的洞穴隐喻引发了我一点小小的思考。所谓洞穴隐喻,其实就是向我们展示了两种思考方式。当深陷泥潭时,有的人会选择追求真理,有的人则会坚持自己的认知。这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只有两种不同的态度。追求真理,面对他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自己内心的质疑时,固然会感到无比痛苦,可是终于无愧了自己的一腔热忱;坚持自我认知,固然无法走出舒适圈,挑战极限,可也能算是一种自我保护。

选择当然无对错,可是我会更愿意当前者。就像今天课上提到的几个例子,如果楚门没有敢于推翻已拥有的东西的勇气,那么他将一生被困在电影棚里;如果拉瓦锡没有敢于质疑的精神,“质量守恒”的时代就不会到来。追求真理固然会带来痛苦,也可能会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思想破壁。同时,也正是因为有许多人选择了这条路,人类的文明才能不断前进,人类才能以“智”屹立于生物之林!

 向光而行,莫问枷锁。破壁求真,虽九死其犹未悔!

 

高一启承2班 牛知远

走出洞穴,方知光影皆幻。柏拉图警示我:若只满足于被投喂的影像,灵魂便永远被囚禁。唯有转身,以理性之痛苦追寻真实,哪怕目盲,也要直视太阳。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是否仍坐在某座洞穴里,把网络当世界?

 


撰稿:高一启承二班 李昱萱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