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逐个突破,提升素养,提高能力——二十中教育集团三校区联合生物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5 | 来源:教师发展与教育科研中心 | 浏览次数:11

2025年9月19日上午,二十中教育集团开展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开展学术研讨为核心主题的高中生物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集团统一规划设计,旨在搭建三校区教师深度交流的平台,通过跨校区的思想碰撞、经验互鉴与资源共享,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探索适合新高考要求的提质增效新路径。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在三个校区同步开展,由冯彦国主任主持、生物教研室庞鹏飞主任具体组织实施,曹宇红副校长、李久省副校长、周阳玢主任及集团内小营校区、新都校区、清河中学的高中生物教师全程参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第二中学、陕西省子长中学、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等多所手拉手友好学校相关领导和老师们也在线上参加了本次联研活动。 

活动伊始,冯彦国主任明确了本次教研的目标与意义,庞鹏飞主任则详细介绍活动流程,通过2025年北京市生物学等级考评析以及结合核心素养测评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本次研讨重点为定位难点,突破关键问题,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学科能力。

在教师经验分享环节,多位优秀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展开深度交流。小营校区马洪翠老师以《科学史融入生物学教学的价值分析与实践建议——〈基因在染色体上〉案例解析》为题,介绍如何以科学史为媒介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具体做法,并深挖科学史教育的核心价值。申思敏老师围绕《生活情境和信息技术融合突破生物学抽象概念》,具体介绍如何通过生活实例阐释抽象概念、结合生活热点拓展教材知识;以及在教学资源利用上整合跨学科资源并借助人工智能资源辅助教学的具体措施。

清河中学任惠兰老师以《备考生物等级考:长难句题型应对策略》为主题,针对等级考中难句题型,学生的痛点如规范性作答等进行细致的指导,培养学生立足教材,放眼等级考的考查,形成“找主干—拆修饰—理逻辑”作答宝典。 

交流互动环节中,各校区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李志敏老师、杨丹丹老师以及吴翠霞老师就三位老师的发言说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活动尾声,冯彦国主任对本次教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活动选题精准、教师准备充分,学术氛围浓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对提升教师学术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生物学科课题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李久省副校长深刻解读“为什么教研”——旨在提高教师水平与研究能力,并以教研为引领实现教学能力的持续增长。以联合教研为标准,将其常态化,融入每次教研活动。

随后,曹宇红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对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回顾了各位教师的发言要点,对教师们的精彩分享与扎实准备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体参与者表达感谢。同时提出教研要遵循“深、广、精”三字标准。

此次高中生物联合教研活动,不仅为集团及友好学校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共促成长的平台,更推动校际协作,以教研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共同探索生物教学发展新路径。

 


撰稿:徐佳慧

审稿:冯彦国

摄像:翟林峰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