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开展“学骨干、做骨干”骨干教师讲堂活动
2025年9月16日16:20,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学骨干、做骨干”第17期骨干教师讲堂在图书楼一层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李久省副校长主持,刘馨临主任做《讲述我的成长历程——变与不变、平凡亦不凡》主题讲座。冯彦国主任及全体启航学员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李久省副校长向参会教师介绍了学校教师培训“五大工程”,系统阐述了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与培养路径,为青年教师的发展锚定方向。随后,李副校长为刘馨临主任颁发讲座主讲证书,正式开启本次成长故事分享。
坚守与成长:教育路上的变与不变
刘馨临主任以《讲述我的成长历程---变与不变、平凡亦不凡》为题,从三个维度深情讲述教育生涯的成长感悟:
角色在变,初心不变
从儿时模仿老师的“教育向往者”,到师范院校的“专业学习者”,再到2015年成为真正的“人民教师”,刘馨临的角色不断转变,但“成为好老师”的初心始终未改。初登讲台时,她因课堂缺乏情境与互动陷入自我怀疑,幸得教研室主任、备课组长等“师傅”指导,通过“情境教学”突破瓶颈;此后,她在听课观摩中从“照搬做法”到“反思创新”,在研究课打磨中从“历经淬炼”到“快速成长”,甚至参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录制,熬夜打磨数版课件。如今,她既是教学“探索者”(用英语讲中国故事、AI辅助教学等),也是经验“分享者”(区教研活动分享、指导新教师竞赛),更是实践“记录者”(梳理理论、撰写反思),角色多元,初心如磐。
时代在变,真情不变
面对新时代学生更具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刘馨临认为“营造集体文化”是拉近师生距离、唤醒灵魂的关键。她分享了三个故事:在“五月的鲜花”合唱比赛中,尊重学生想法选唱《稻香》,用杯子打节奏、口技伴奏的创新形式,让调皮学生因找到“擅长点”而积极投入,最终斩获一等奖;广播操比赛时,结合“科技主题”设计“打鼓+扇子舞+新四大发明”展示,比赛当天下雪,她与学生同穿短袖班服上场,更在“借鼓小插曲”中引导学生领悟“班级荣誉不止于比赛分数,更在言行格局”;疫情返校与初三毕业季,她以“手写书信”“广泛征集节目”传递真情,让抵触上学的学生在毕业典礼舞蹈中找回自信,让集体温暖悄然流淌。
以热爱赴山海,平凡中见不凡
教学之外,刘馨临保持着对舞蹈、配音、游泳的热爱,哪怕舞蹈班“跑路”,也会重新寻找热爱的支点。她鼓励青年教师:“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只是经书,更是那条取经的路。只要初心、真心、热情不变,平凡岗位也能书写精彩。”
总结寄望:以骨干为镜,赴教育远方
讲座结束后,李久省副校长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刘馨临主任的分享,认为其内容既饱含教育智慧,又传递育人温度,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任班主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李副校长结合分享内容与教师感悟,鼓励大家以骨干为榜样,在角色转变中坚守初心,在时代浪潮中永葆育人真情,主动探索、积极成长,在教育之路上绽放光彩。
此次“学骨干、做骨干”骨干教师讲堂,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相信在优秀骨干的引领下,青年教师们将带着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与时代共振的教育新篇。把今日讲堂的感动,转化为明日课堂的创新,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学骨干、做骨干’的生动注脚。
撰稿:杨爽
审稿:冯彦国
摄像:翟林峰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